子宮頸癌篩檢方法重大突破,台灣三軍總醫院利用癌症生成過程,基因常有甲基化的現象,成功挑選出與子宮頸癌生成有關基因,製成可自我檢測試劑,準確率高達九成以上。



台灣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醫師劉鴻政指出,第一代與第二代子宮頸抹片篩檢,主要以子宮頸表皮細胞人類乳突病毒HPV作為篩檢的生物標記,篩檢結果取決型態判讀,偽陽性仍偏高;且HPV病毒種類眾多,10%至25%婦女都可驗出HPV病毒,常令受檢婦女虛驚一場。三總從人體挑選出六個和胚胎發育有關的基因。並找了197位病人參與受測,從正常、輕度癌前病變到第一期、第二期癌前病變到子宮頸癌零期,在敏感性、專一性、陽性預測值、陰性預測值準確度平均高達九成以上,遠高於傳統偽陽性達五成的篩檢方式。


鑑於許多女性對抹片篩檢仍心存排斥,三總的新檢測方式可讓受檢者在宅就可自我採檢陰道檢體,再寄至實驗室化驗,可提高病人隱密性,實驗結果與醫療人員檢測幾乎完全相同。


三總婦產部已將此技術申請美、加等國專利,並獲生技公司重視,對於未來推廣子宮頸癌篩檢有革命性意義。


 


利用第三代子宮頸癌篩檢法,婦女可在家用刷棒(左)自行採檢陰道檢體後,放入溶液試管(右)中後密封,再將試管寄回醫院即可檢測。



利用第三代子宮頸癌篩檢法,婦女可在家用刷棒(左)自行採檢陰道檢體後,放入溶液試管(右)中後密封,再將試管寄回醫院即可檢測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